昆明地税依托微信企业号,打造“互联网+税务”内部管理平台

2016-08-01 17:46

“微信企业号集管理、服务、决策、支撑为一体,基本涵盖了昆明地税日常行政管理的所有功能,初步实现了内部管理的“五全五无”,成为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的有益补充和重要工具。”

——昆明市地方税务局

微信企业号是腾讯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移动服务的一款沟通软件,具有关注更安全、应用可配置、消息无限制、使用更便捷的优点。2015年十月昆明地税大胆测试引用微信企业号来强化内部管理,主动冲破思想观念障碍,突破利益固化藩篱,有效解决内部管理提质增效难题。

通过企业号第三方——企微云平台,昆明地税搭建起考勤签到、车辆动态、建言献策、信息通报、请假出差、学思践悟、工作群聊、通知通告、任务分派、工作日志、审批请示、在线监督和“两学一做”专栏等16个栏目。2016年3月在全市地税系统正式推出,上线当天2103人关注,进入次数达27039,实现了全市地税系统内部管理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顺畅沟通和扁平化管理,真正将企业号打造成为地税工作的“传输带”、“加速器”和“掌中宝”。


平台就是管道:地税高速运转的“传输带”

微信企业号集管理、服务、决策、支撑为一体,基本涵盖了昆明地税日常行政管理的所有功能。

大道至简,通过“信息通报”和“会议助手”这一栏目,相关指示和要求一上线就可以精准传送到目标群体的手机中,省去了过去层层传递的繁琐以及效力递减的通病,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。

通过“消息通报”,一天的税款是多少,税种结构是什么,信息随时采集,各基层单位相互之间可以横向比较,也可以与历史同期纵向对比,结果一目了然,从而为对症下药,找出征管的薄弱环节和症结所在提供了可能。
 


还有“考勤签到”“请假出差”等功能,通过微信定位就可以实现实时监控,掌握职工工作时段内的行踪和执法动态,既省去了层层纸质审批的麻烦,节约了办公经费,还能维护税务干部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,强化纪律约束,反对“四风”于无形,为干部职工设置了一张潜在的“安全网”。
 

沟通就是力量:内部科学管理的“加速器”

“互联网+”时代的税务工作,对内部消息的传递和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微信平台既是管理的工具,又能成为政策的指导和方向的引导源头,信息传递的过程同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、传播正能量、在内部发出税务声音的过程。

通过“建言献策”栏目,昆明地税的每一名职工,只要有任何意见,都可以随时@任何一级领导干部,都可以发表看法和意见建议,特别是在“营改增”时期,一些金税三期的系统问题就是基层及时发现并传递到市局领导,再由市局领导下发指令给各基层单位负责人。信息在指尖传递,潜在的事故在沟通中消解,防范风险于未然,真知灼见上升为全系统的决策方针,解决了层级管理的信息传递困局。

截至2016年7月初,在4个月的时间里,昆明地税微信企业号共正式发布信息149条,平均查看人数843人次/条;收集到47条意见建议,最热门的一条意见建议查看人数达896人,点赞数249次,回复数60条。


其次,通过在不同部门、不同级别之间建立36个工作通知业务交流群,职工干部遇到问题可随时沟通,产生矛盾可时交流。截止7月初平台自行发起讨论1147个,发布讨论17931条。

 

效率就是效益:执法服务效能的“掌中宝”

“互联网+税务”云工作模式的最大优势和特点是利用互联网超越时间、空间和形态的限制,给内部管理沟通带来前所未有的迅捷便利。昆明地税微信企业号基于这一优势,将“手机控”转换为“掌中宝”,通过打通税务部门之间的壁垒和上下级之间的隔阂,创造了一个适时交流、用心沟通的全新平台。
 


昆明地税通过企业号提供移动纳税服务,将企业号打造成服务纳税人的有效手段和执法辅助工具。比如税务检查稽查人员在下户调查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,就可以通过“学思践悟”栏目中税费法规的查询,及时掌握精准的税收政策。在部分具体税收政策的解释和执行上,在漏征漏管税源的发现和信息交换时,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扬,发挥了微信企业号信息和资源“共享池”“微管家”的作用。
 

应用价值小结

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,互联网思维的牢固树立,大数据资源的用好用活,不是一朝一夕之功,微信企业号也不是税务管理工作的目的,但借助这一载体和手段,将有力的发挥信息引领作用,为实现税收现代化提供支撑,推动地税信息化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跨越。
微信号

微信咨询

在线支持

在线支持

免费体验

快速体验

合作加盟

合作加盟

信息提交成功

扫描二维码关注体验

正在提交中...